搜索  Serach
匠心传承烙画技艺,文化育人浸润初心——美术学院非遗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赴燕子烙艺术工作室参观考察
发布时间:2025-03-21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战略要求,推动非遗文化育人工作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320日,美术学院非遗文化育人辅导员工作室赴燕子烙艺工作室进行实地参观考察。此次活动以探索非遗文创创新发展路径为目标,旨在通过校地合作,将烙画等传统技艺融入高校美育实践,为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活态传承注入新动能。
 

步入燕子烙艺工作室,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烙画代表性传承人缴艳霞向考察团队展示了工作室的精品力作。以葫芦为载体的烙画作品题材丰富,既有传统人物、山水、花鸟的细腻刻画,又融合现代设计元素,通过精准控制烙笔温度呈现出焦色层次的自然过渡。缴艳霞特别介绍了其代表作《百子图》的创作历程——从文献查阅、民间采风到反复推敲设计稿,最终通过烙铁与葫芦的对话,将百子嬉戏的民俗场景定格于方寸之间。这种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实践,为非遗文创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

在交流环节,缴艳霞老师现场演示烙画技法,详细讲解根据画面需求调整烙笔温度以控制色彩浓淡的诀窍。工作室成员结合教学实际,针对葫芦材质特性、烙画工艺难点等展开探讨,重点围绕“非遗技艺如何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提出想法与思考。双方一致认为,可将烙画技艺作为非遗文化育人载体,通过开设选修课、组建学生实践团队等方式,将非遗创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此外,双方还就“非遗+文创”合作方向达成共识,计划以学生作品孵化为切入点,开发兼具民俗特色与时代审美的文创产品,推动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创造性转化。

 

此次考察为美术学院非遗育人工作开辟了新视野。未来,学院将与燕子烙艺工作室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共建课程、联合研发文创产品等方式,将烙画技艺系统引入教学体系。计划通过工作坊、非遗导师驻校等形式,提升师生对传统技艺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同时探索数字化手段记录与传播烙画工艺,推动非遗传承从“活态保护”走向“创新活化”,让古老技艺在高校美育土壤中绽放时代光彩。

2014-2015 廊坊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民友网络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