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党员工作站走进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以“春‘锋’传情扬党志,正‘植’添绿育新人”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特色的生态文明志愿宣讲活动。活动通过“理论浸润+实践育人”双轨模式,将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在新时代育人实践中奏响青春乐章。

理论浸润:红色精神赋能生态启蒙
活动以“传承红色精神,播种绿色希望”为主线,通过影像叙事与互动教学构建沉浸式课堂。志愿者以孙中山先生手植翠柏的历史影像为引,带领学生回溯百年植树传统;当画面切换至邓小平同志玉泉山植树的珍贵镜头时,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通过详实的历史案例与生态政策解读,志愿者深入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并以“三绿精神”“节徽深意”等知识竞答激发学生思辨热情。孩子们踊跃抢答的场景宛若春苗破土,在问答间筑起生态文明的精神坐标。


实践育人:指尖艺术赓续生态华章
在黏土创作环节,志愿者以专业手工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巧手揉捏,将彩色黏土幻化为枝繁叶茂的“微型森林”。当最后一株黏土小树归位,跃动的国旗光影投射于作品之上,窗外虬枝老树与窗内盎然新绿隔窗相映,形成跨越时空的生态对话。这一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通过艺术创作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思具象化,让守护生态的誓言在青春血脉中生根发芽。


价值延展:双线融合谱写育人新篇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大手牵小手”联动模式,构建起高校与小学的红色基因传承纽带,推动“红领巾成长计划”落地,为青少年价值观塑造注入红色动能与绿色活力,实现“以新融心、以行唤情”的育人目标。未来,廊坊师范学院大学生党员工作站将持续深化“大思政+生态文明”育人模式,以创新党建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年学子既做“绿水青山的守望者”,更当“低碳中国的建设者”。通过组织生态调研、绿色志愿服务等实践,激励青年在“双碳”征程中淬炼担当,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供稿:党委组织部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