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生命科学学院于2024年7月开展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特长,宣传绿色低碳节水知识,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党委书记闫训友、院长解春艳以及副书记李非凡对实践活动进行了精心筹划和充分动员,并与指导教师詹妮和王勇一同带领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廊坊周边和承德丰宁等多地,开展温室种植技术交流与实践、乡村支教与生活体验、生物科普与标本制作、节水环保宣传、探访优秀校友等多项活动。
探索启新,实践培优
7月6日,闫训友书记与詹妮老师带领实践团的六名志愿者,前往廊坊市科龙种子有限公司开展甜瓜大棚种植科普实践活动。公司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了科普基地主要情况、甜瓜的栽培历史、种植种类和营养功效等专业知识。志愿者们踊跃就甜瓜种子采收流程、种植技术、花果结构及相关仪器使用方法等进行提问交流。参观甜瓜大棚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甜瓜生长环境,为生命科学学院大棚甜瓜的种植打下基础。
青春助力,“乡”约盛夏
7月10日,生命科学学院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老师带领学生走入生命科学学院温室大棚,利用之前温室大棚参观的所学所感,围绕生菜种植、食药用菌育种等方面的知识,为同学们展开了详细的讲述。同学们聚精会神,积极与老师们进行交流互动,并动手实践,自己动手在温室大棚中种植生菜和草莓等作物。随后,解院长为实践团的学生讲解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结合亲身经历激励同学们要在实践过程中有所作为,鼓励同学们认真实践、学真知、悟真谛,为实现乡村振兴不懈奋斗,并衷心祝愿实践团圆满完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满载而归。
乡村振兴,你我同行
7月17日至22日,生命科学学院乡村支教队伍在承德市樱桃沟门村小学带领该校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包括学习制作标本、掌握体育技能、组织观看电影等,并为小朋友们上课传授知识,下课辅导作业,在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学生与支教教师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分别时彼此依依不舍,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认可,更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功的证明。
生命科学,筑梦乡野
7月19日,实践团举办标本科普展,志愿者与驻村队员带领当地学生前往樱桃沟门村附近的山坡树林,捕捉适合制作标本的小昆虫。随后,志愿者为学生详细地演示了标本制作的全过程,从昆虫的处理、固定到最后的装饰和标注,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学生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在志愿者一对一的耐心指导下,成功完成了昆虫标本的制作。此外,实践团还举办食用菌科普活动,志愿者为当地学生讲解食用菌的基本知识、分类、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食用安全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生物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当日,廊坊师范学院副校长李继林慰问生命科学学院实践团,李校长一行全程参与食用菌科普活动,对志愿者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对实践活动提出了指导与更高期望,勉励团员们更好地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结合起来,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节水思源,万物公兴
7月20日,生命科学学院“万物共兴”社会实践团在樱桃沟门村小学开展“节水思源”科普活动。志愿者为学生讲解了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合理配置水资源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四个方面的知识。同时还介绍了节水小技巧,如刷牙时关闭水龙头、收集淘米水浇花、及时修理漏水的水管等,鼓励大家成为节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生活点滴做起,共同守护蓝色星球。
情系母校,共话发展
7月23日,廊坊师范学院副校长李继林、工会副主席马强一行在学院领导与教师的陪同下前往承德市参加承德籍校友座谈会,生命科学学院的4位优秀校友代表——承德开放大学纪委书记魏巍、承德市委办公室一科科长闫晓绪、承德市委研究室改革科科长刘畅、承德市兴隆县北营房镇副镇长于长久参加此次座谈。生命科学学院闫训友书记简要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近况,回忆了校友们在生命科学学院的求学过程以及浓厚的师生情谊,介绍了校友求学期间授课教师的近况,勉励校友们立足岗位争创一流,践行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李继林校长表示,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加深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展现了校友们对母校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正值廊坊师范学院办学110周年,李继林校长代表学校欢迎广大校友们常回家看看。
生命科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和成长的平台,还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相信生命科学学院学子将更加灵活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成为一名挺膺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