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4年7月13日-7月19日,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光辉与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李姗姗老师带领12名学生组成音乐学院“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展的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PART.01
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2024年7月13日,音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以“爱国情·志愿行”为主题,来到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新店子镇的沙石峪陈列馆参观学习。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由实践团学生代表魏彩依同学进行讲解,全体师生认真参观了整个陈列馆,对沙石峪村的光荣历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此次参观学习是一次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实践课,更是一场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当代愚公精神教育课。实践团的全体师生们学习和传承前辈们不忘初心的坚定信仰和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努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PART.02
缅怀民族先烈,重温抗战历史
2024年7月14日,音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继首站之后,脚步没有停歇,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对先烈的敬重之情,来到了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喜峰口雄关大刀园——冀东抗战纪念馆。在喜峰口雄关大刀园教育基地负责人、老党员张国华先生(别称大胡子爷爷)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了解了在国家危难关头,二十九军大刀队将士浴血奋战,抵御外敌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感受那刀光剑影、旌旗猎猎的古战场。大胡子爷爷还给队员们讲解了党的发展历程,党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和成效,系统、全面地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鼓励大家通过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传承和发扬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我们要学习英雄,悍卫英雄,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PART.03
追寻红色足迹,走访革命圣地
2024年7月15日,实践团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对历史的深切缅怀,踏上了前往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潘家峪惨案纪念馆的路途。在这片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土地上,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怀揣着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先烈无尽的敬仰之情,通过亲身观看,深入了解了这段悲痛而英勇的历史,感受那段岁月里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决心。在惨案馆内,每一位成员都被深深触动,心中充满了对先烈们的英勇斗争、不畏牺牲精神的敬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遗物以及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往事,无不使实践团成员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这些历史的见证不仅让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更让他们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肩负着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责任。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会借此红色学习之旅的体验与感悟转化为推动自己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PART.04
挺膺担当新时代,奋楫笃行向未来
为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注入青春活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文化发展,2024年7月13日、7月14日和7月16日,音乐学院“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先后进行了三场文艺演出。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和盎然的兴致,用跳动的音符和舞蹈的韵味为村民们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和视觉上的震撼,演唱了《乡音乡情》、《上春山》、《夜空中最亮的星》《最美的太阳》等歌曲,这些歌曲充满了乡村的温馨和亲切感,演出现场还有《儡》、《乡愁无边》、《安河桥》等舞蹈,让观众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此外,单簧管独奏《大鱼》和《这世界这么多人》,让听众们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无论是欢快的歌曲还是优美的舞蹈,实践团成员们都以热情洋溢的态度展现给大家。这些文艺作品贴近群众,深受黄各庄镇双坨村村民们喜爱。成员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一次演出中,用心去感受每一个音符和舞姿,将艺术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位观众。他们的表演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更激发了大家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本次乡村文艺志愿汇演是音乐学院实践团与丰南区黄各庄镇村民们心与心的交融,为实践团与村民们搭建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PART.05
追寻大钊足迹,感怀峥嵘岁月
2024年7月17日,音乐学院实践团以更加炽热的心情和对伟大先驱的深切缅怀,来到了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和李大钊故居进行参观学习。每一幅展览画、每一件展品都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先辈的不屈。特别是当看到李大钊烈士生前使用过的实物和他亲笔写下的文字时,大家的内心无不被深深震撼,久久不能平静。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对党的光辉历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也让大家深刻理解到了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的巨大牺牲。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将其转化为奋斗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PART.06
汲取红色力量,坚定红色信仰
2024年7月18日,实践团踏上了最后一站红色学习的旅程,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的冀东抗战纪念馆。此行不仅仅是为了追溯红色记忆的脚步,更是希望通过汲取红色力量,坚定实践团成员的红色信仰。在冀东抗战纪念馆,每一步行走都仿佛与那些为信仰和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们肩并肩。墙上的每一幅照片,展柜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对国家的热爱。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了冀东抗战期间,无数先烈如何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抵抗外侮的钢铁长城。数据显示,仅在1938年的冀东大暴动中,就有超过数万名抗日战士壮烈牺牲。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他们对自由和尊严无畏的追求,是对国家未来坚定的信仰。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是一次对英雄们的缅怀,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激励着每一个人都要铭记历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也要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与发展之中。
在社会实践的这段时间里,实践团充分利用“廊坊师范学院音舞青春”公众号这一重要平台,全面且细致的定期推送实践团的丰富动态,通过这些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发布,音乐学院实践团受到了众多关注,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文艺演出的地方,当地团委更是给予了实践团强有力的支持,协助实践团成员精心策划,更是对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新闻宣传,通过多种渠道,不限于当地报纸、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将活动精彩瞬间和深刻内涵传递给了更多人。
随着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音乐学院“艺路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都有了显著的成长。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也是对音乐学院学子们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次深刻考验。他们不仅传递了艺术的魅力,更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服务群众中成长自我,如何在艰苦奋斗中寻找到快乐和满足。音乐学院的学子们将这份宝贵的经验铭记于心,他们将继续在人生的旅途上,用艺术点亮希望,用青春书写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