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社会实践 > 2023
寓教于绘,育生态之美——教育学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7日  发布人:学生处  来源:   点击数:

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绿意征途、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致力于将绘本文学中的生态思想融入到思想和日常行为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在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科学技术、过度城市化、全球变暖为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思想上植根生态文明建设,在观念上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应开展更加扎实的工作。

生态危机、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对话与支撑,延伸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资源。张家口树牢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治理与修复,进入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成效最好的时期,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明显改善。十年来,张家口深入贯彻“首都两区”的建设要求,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张家口的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北方地区常年霸榜,生活在张家口的人们,被绿意浸染,对生态文明思想也有独特的体会和见解。


活动第一站: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继立、副书记张博、吴山、李敬波和赵卓老师带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一行11人 ,于2024年7月13日到达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开展以“生态文明,向美而行”为活动分主题的实践活动。

图为张家口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师生合影

调研团队深入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围绕五大核心议题展开专项调研:一是探讨视觉传达元素如何提升生态主题绘本阅读的解读深度;二是研究色彩如何有力传达绘本中的生态文明主题;三是分析美育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如何相辅相成;四是考察插图与文字如何协作强化生态文明主题的表达;五是探讨美术教育在幼儿及青少年教育引导中的借鉴与融合。绘本作为图文结合的故事载体,其视觉表现与生态主题的分析研究密不可分。此次实践活动旨在促进以生态主题绘本为载体的美育教育与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合创新。

 


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前身为张家口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自2016年起开展本科教育,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美术教育、环境设计和文化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学院现有美术学和环境设计两大本科专业,师资队伍强大,拥有35名专兼职教师,包括7名高级职称、24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和9名“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成员还包括国家级美协会员、省级教学指导委员及学会成员等。

社会实践活动现场,双方教师团队交流了学院近年来发展概况,并深入探讨了美育教育和质量提升问题。张继立书记强调:“美育是教育的重要支柱,有助于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与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师生共同研究美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两校美育事业注入新动力。

随后,双方围绕美育教育的地位、作用及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分享了实践经验。张家口美术学院党委张武书记特别提及了“给劳动者画像”、“送温暖”等成效显著的美育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受到学生喜爱,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张武书记建议美育教育应更加开放,与社区学校联动,扩大影响力。

 

 
图为师生参观张口学院美术学院绘画、设计作品展

在参观环节,师生们欣赏了张家口学院美术学院师生的优秀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设计等领域,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和创新精神。建设有利于促进和发挥美育功能的校园环境,营造包容、多元、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师生感受到生态和自然的美,在繁花和落叶间,在疏影清浅中体会感受到美,是浸润式的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一环,是构筑每一位“师院人”生态理念的重要一环。

 
图为张家口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师生合影

活动第二站:张家口市桥西区新华书店


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绿意征途、生态文明”社会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3日下午三点来到了张家口市桥西区新华书店,开展读书分享会。

知识来自于思想观念之间的传播,来自于语言的交流和碰撞。张家口市新华书店多年来注重全民阅读、读书分享、知识传播。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同张家口市新华书店联合开展以“生态文明·绿意征途”为主题的图书分享交流,以期传播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传递知识,交换意见。“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实践团队为传播生态文明思想,传播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在交流分享中激发学生对绘本、对生态文明的热情,体现分享者和听众的互助、交流互鉴的风气,开展读书分享交流。

 

图为“绿意征途·生态文明”图书分享会现场


分享会邀请了20多名小朋友以及家长积极参与。活动开始,赵卓老师针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开场讲话,赵卓老师指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参与日常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重要性。赵卓老师分享了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

 

图为赵卓老师致开场词及分享图书《寂静的春天》


读书分享交流以主讲人分享读书人的体会以及交流的形式展开,分享绘本书籍,包括《失落的一角》和《万物皆奇迹》。于爽、辛琪同学先向小朋友们分享绘本《失落的一角》,介绍书籍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精选片段的分享,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读书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听者认真聆听,在分享中用心感受、汲取经验,呈现一场内涵丰富、角度新颖的读书盛宴。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特别关注并体现的女性主义视角,强调了女性应珍惜自己的声音和创造力,不应被社会的期望所束缚,而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应如何保持坚韧和勇气,不断前行。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辛琪、于爽分享绘本《失落的一角》


二位同学分享结束后,由李梦娇和张鑫同学给大家分享环保先驱蕾切尔·卡森的绘本《万物皆奇迹》。首先进行内容分享,二位同学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书中的部分动植物,如木百合、火烈鸟等。接着摘选书中精彩的句子进行分享,并引起大家的感悟,如学会耐心等待,尊重自然规律,珍惜生命的宝贵和时间的流逝。接着根据书中的片段引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生态理念,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向大家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李梦娇、张鑫分享绘本《万物皆奇迹》


分享会结束后,社会实践成员同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儿童及家长分享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地球形蛋糕,随后活动结束。本次读书分享会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让小朋友从小就接触和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他们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其次鼓励小朋友们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获取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知识;第三,本次故事分享有利于激发小朋友们对生态保护的兴趣,明确自己作为地球公民的责任,从小树立保护生态意识,培养他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分发“绿意征途 生态文明”主题地球形蛋糕


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即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并重,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即坚决抵制只说不做,置身事外的行为,即将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文化体系根植人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即推崇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观,为建设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即结合国内外先进优秀的价值观点,谋求全球生态环境共建共管之路。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同张家口市桥西区新华书店店长合影留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深刻的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围绕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等核心精神,将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以思想转变、实践行动为主要途径,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