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校团委“砥砺青春,走进非遗”暑期社会实践队赶赴永清探访秸秆扎刻技艺传承人徐艳丰。
探访中,徐艳丰老师介绍到,永清秸秆扎刻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用上乘的高粱秸秆,以卡尺、剪子、锥子、刀子、竹签和油灯为工具,靠手工攒装、扎刻而成,制作过程涉及几何、物理,力学和建筑学科领域,巧秒地结合了木工原理,无论是花灯、普通民居模型,还是四合院、亭台楼阁皆能扎刻。
随后徐艳丰老师引领实践队师生观赏陈列的扎刻艺术品,亲切地与大家讨论其中蕴含的专业知识,并简述了自己传承秸秆扎刻技艺的历程。现年70岁徐艳丰老师自11岁开始学做笼子、花灯扎刻,随着曾经无用的高粱杆变废为宝,秸秆扎刻技艺也在不断发展传承,其中蕴含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绿色发展理念,徐艳丰老师正在为打造“秸秆扎刻艺术馆”而不断努力,希望以艺术馆为平台,弘扬秸秆扎刻精神,传承秸秆扎刻技艺。
非遗传承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制约,但“人”是传承的核心,需要更多有知识、有担当的青年学子投身其中,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践行传承非遗文化的职责,为继承并发展非遗文化而不懈奋斗。
共青团廊坊师范学院委员会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