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我校图书馆二楼会议室举行。
首先,活动以在场师生与同仁堂的医师们共同诵读古代医学典籍,在中医经典诵读环节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接着,中医药师们为大家详细介绍大山楂丸作用、功效,示范其制作流程。大山楂丸,是以山楂、炒麦芽、炒神曲为原料,以蜂蜜为辅料,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功效。在药师们的帮助下,在场师生都参与山楂丸的制作体验,看着、品尝着出自自己之手的一粒粒饱满圆润的山楂丸进一步深刻感受到了中医药传统技艺的魅力。
随后,同仁堂的医师将一些中药材带到大家面前,教大家制作香囊。浓浓的药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在中国的传统中医学中,“香” 既是对其辟、散、通、化等作用性质特点的高度概括,又与四气、五味等性能参照为用。香囊内通常会填充一些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一杆小秤,称出方寸,经过配比的几味药材聚在一起,放在香囊里,可以驱蚊辟邪。
尔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文碧玲、北京同仁堂执业医师冯浩洋、张海平以及北京同仁堂医士何俊毅等人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到场师生进行义诊。在号脉开方、按摩贴穴、健康咨询等诊疗中,我校师生不仅享受到了专家团队带来的优质义诊服务,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学习了养生保健知识,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医学实践经验。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系北京同仁堂廊坊药店有限公司与我校非遗产业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图书馆、校团委与非遗研学社团共同举办。它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平台,更推动了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传播与传承。通过亲身体验和与中医药师的交流互动,师生们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更加坚定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