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4信息 >> 教学科研 >>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师范专业认证知识手册(一)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8日  点击数:
一.学校“十四五”时期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国内知名、区域领先、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为目标,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主线,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学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新跨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大学。
二.学校发展总体目标是什么
建设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式、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
三.学校“十四五”期间建设的九大工程是什么
1.转型试点高校建设工程
2.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3.学科建设突破攻坚工程
4.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工程 
5.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6.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工程 
7.开放办学水平提升工程
8.校园育人环境优化工程 
9.综合治理改革创新工程
.师范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是什么
传承“为人、为学、为师”的师范文化传统;弘扬“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树立“养德励志、勤学笃行、敬业担当、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倡导“惟做、惟创、惟真、惟用”的 求实作风;追求“向善、向上、向好、向优”的质量标准。
.学校的校训是什么
厚德博学、弘毅致远
.学校有哪些软引进专家
学校现有软引进专家5人:南炳文、李枢强、乔治忠、左海聪、侯桂森,学校各二级学院还根据专业需求聘请了22名客座教授。代表有:
南炳文,中国明史学会前会长,现任中国明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天津文史馆馆员。现为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明史与明代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等。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是国务院特贴专家。
李枢强,现任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党委委员、中国动物学会蛛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Zoological  Systematics》杂志副主编、《动物学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无脊椎动物学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任中科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目前的研究领域主要在无脊椎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动物进化机制等,已命名新物种约1700种,目前每年发表约130个新物种。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Biological Reviews、Global Change Biology、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0多篇。
乔治忠,长期担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国史学史的研究与教学。曾被特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兼职教授,现为廊坊师范学院特聘教授。
左海聪,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基地主任。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第十四届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
侯桂森,廊坊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退休),中国北方食用菌知名专家。从事食用菌行业近40年,现任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兼任廊坊市老科协副会长,廊坊师范学 院特聘专家。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曾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最美河北人”“李保国式科技扶贫突出贡献者”“河北省优秀教师”等称号,多次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项。
七.学校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思想与业务并重、引进与培养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
八.学校加强新进教师培养培训手段有哪些
1.强化岗前培训
2.坚持以老带新
3.突出师德、教学能力和训练比赛(含参加校外训练比赛)
4.强化考核与评教(含必考日集体教研)。
.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以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原则,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
十.学校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
“教、导、学、做、研”培养模式。理论施“教”、习练指“导”、感悟兼“学”、模拟仿“做”、合作教“研”。
十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理论:高、精、深、透、新;实践:实际、实用、实效;提倡 文科实行“专题化、报告式”教学,理科实行“课题化、研究式” 教学,实践实行“项目化、训练式”教学。
十二.学校有多少个国家级、省级、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一流专业3个: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英语。 
省级一流专业14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生物科学、应用化 学、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体育教育、音乐学、物理学、物流管理、化学、土木工程、生物技术。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线下)、高分子化学(线下)、商业展示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催化裂化催化剂合成及构效关系的仿真模拟实验(虚拟仿真)。
省级教学团队: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团队、英语专业文化思辩能力培养教学团队。
十三.专业教学的课程结构是什么
“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由“公共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含专业选修课)、实践课”的课程体系,每学年课堂教学周数为40周,实行小学期制(短学期制)。
十四.学校的“三证一升”制度指的是什么
毕业证、学位证、职业资格证和研究生升学。
十五.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是什么 
导向:导人生、导做事、导纪律、导思维。 
导学:导读、导练、导作业、导实习、导科研、导论文、导考 研、导就业。
十六.什么是师范专业的“双导师”制度
师范专业推行“双导师”制度。“双导师”是学校与廊坊市教育局和中小学三方合作,构建了由学校校内学科教师与各中小学骨 干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形成师生固定,四年不断,双师指导的教学统一体,重点解决学做分离问题,为顶岗实习和就业能上岗打下基础。
十七.学校的主要教学监控方式有哪些?外部监控?
四方评价:学生、同行、督导、教学管理人员
三级监控:学校、二级学院、系(部) 
三期检查: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
两级督导:学校督导、二级学院督导
第三方监控:超星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超星学习通大数据监控平台、学生教学信息员制
十八.学生奖励机制的构建如何
“3+14+X”学生奖励机制。3是指学生综合测评、班级日志、学生个人诚信档案等基础性工作;14是指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十佳大学生、自强自立之星、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单项奖学金、学风建设示范班、校园文明号、学风建设示范班创建单位、校园文明号创建单位等校级奖励,并且学风建设示范班、校园文明号实行动态管理;X是指在校级评优的基础上,推荐参评省级、国家级的评选。
十九.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基本情况如何
“1心、2级、3会、4模块、5途径”的创业就业工作格局。即“1心”指的是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2 级”指的是成立校院两级以“书记、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3会”是指专场招聘会、小型招聘会、大型招聘会,每年组织150家用人单位的大型招聘会2—3场,各类小型、专场招聘活动80余场,来校招聘单位近800家,提供就业岗位两万多个;“4模块”指的是就业创业指导基础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创新创业》由“大学生活与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创业教育”、“就业指导”4个模块组成,48学时,2学分;“5途径”是指就业招聘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的五种途径包括就业网、QQ群、微信公众号、钉钉平台、专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