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师范学院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近三年共引进博士145人,突出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成功入选河北省第二批应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廊坊师范学院与廊坊市教育局合作签约
廊坊师范学院建校百年来,始终秉承师范文脉,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筑牢了“基础教育人才摇篮”的稳固地位。近年来,学校推行师范生UGS联合培养,形成了“教导学做研”教师教育新模式,走在国内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前列。2021年,学校与廊坊市教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遴选廊坊四中等八所学校作为附属学校,在师资培训、学生实践、教育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了基础教育督导检测中心,发挥教育质量检测、诊断修复、指导改进等作用。编写了有关廊坊市八卦掌动作与套路范式的教材,以及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材和图册,服务中小学“双减”行动。开展卓越教师和公费师范生培养,组建博士团指导名师工作室建设,建立学科教育研究中心。据统计,廊坊市有23%的中小学教师和46%的校(园)长毕业于该校。2021年,廊坊市入选全国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也是河北省唯一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廊坊师范学院与廊坊市文联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一所大学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灵魂。廊坊师范学院是廊坊区域内人文社会学科门类最齐全、人才优势最突出的高校。学校教师明史研究成果数量全国高校第一,史学史研究成果数量全国高校第三,对京津冀区域历史文化挖掘和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建有非遗文化研究中心,围绕北运河流域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与创新性传承开展研究。音乐剧《紫檀》《脚印》、香港回归“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以及“嫦娥四号”“神舟九号”任务徽章等多项师生参与的文化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师生设计完成的景泰蓝花器等已连续多次在中国•景泰蓝实用产品设计大赛中获得金奖。服务群众文化生活和全民健康,打造廊坊精品剧目,合作完成反映地方革命斗争的电影《洼淀星火》,在建党百年之际上映后反响热烈。成立“廊坊市地方立法基地”,完成《廊坊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建立中华传统文化体验基地,通过国际交流与传播讲好廊坊文化故事。2020年底,廊坊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廊坊师范学院与河北恒都美业现代农业园区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
为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要求,廊坊师范学院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团队优势,与中科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新奥集团、冀春集团、河北诚信集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研究,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人才、科研、信息、技术支撑。2020年,学校开展了进一步服务廊坊经济社会发展的“九大工程”,在生态环境与生物安全、现代都市农业、临空经济、智慧信息与大数据、康养产业等方面强力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研究,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生物学科教师团队长期扎根扶贫一线,坚守太行山农业驿站,以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带动阜平县10万人年增收5亿元,帮助其在2019年脱贫攻坚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化学学科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甲基硅酸铝合成工艺及国内领先水平的水性纳米防锈剂应用技术,不仅获得了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而且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廊坊师范学院长期扎根廊坊,突出人才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坚持政产学研结合,走出了一条与地方共建、共享、共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廊坊师范学院将继续推进应用转型,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坚持服务地方,助力廊坊一起腾飞。
来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