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团学工作
|
探寻沧州非遗馆,共赴文化传承之旅——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日记(二)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5日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指示,推动青年对优秀文化的认知与弘扬,2025年7月3日,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走进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踏入非遗馆,浓厚文化氛围扑面而来。苏晓梅书记借现场答题板,即兴开展大运河知识快问快答,瞬间点燃热情。队员们踊跃抢答,以热烈互动展现对知识的热切探寻。随后,实践队员接力讲解,从苏轼诗词与运河渊源,到纪晓岚趣事,再延伸至《红楼梦》《水浒传》里的运河文化细节,生动串起历史与运河关联,深化队员对这条千年文明之河的认知。
往场馆深处行进,各地非遗瑰宝牵引目光,脚步不自觉放缓。温润玉雕借现代工艺,让传统图案与创新设计交融,碰撞古典与时尚之美;文玩杂耍模拟场景,穿透时光重现街头艺人精彩,尽显传统技艺魅力。大运河展品串起千年漕运记忆,见证文化交流传承;秦淮灯、泥人等民俗物件以斑斓造型传递鲜活生命力;胜芳灯会、冀南皮影戏凭独特形式,呈现地域文化标识,让众人领略非遗多元魅力。
参观中,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奇妙张力尽显。临清架鼓AR体验里,队员随激昂鼓点“敲击”,“穿越”传统庆典现场,无需真实鼓具也能感受磅礴气势。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创新形式,生动呈现非遗起源与传承脉络,正如总书记所言“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建设”,让文化记忆借“传统为体、科技为翼”苏醒。这场文化与科技交融的视觉与精神双重洗礼,让队员们对非遗传承创新的未来路径产生深度共鸣。
此次非遗馆之行,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三下乡”暑期实践队以行动践行使命,在非遗传承中担当角色。队员们深入探寻非遗魅力,见证传统与科技融合力量,主动成为非遗传播者、传承者。借青春力量助力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让古老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为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注入青春动能,以实践书写文化传承崭新篇章。
|
|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电话:0316-21882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