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文学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4日  点击数:

715日至720日,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北省唐山市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褴褛岁月铭心 先烈精神永驻

717日,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纪念馆通过珍贵的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示了李大钊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大钊先生那句铁肩担道义,铁血著文章,这不仅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更是对后人的一种鞭策和激励。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李大钊先生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随后,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李大钊故居,这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宅院。走进故居,大家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通过参观李大钊先生的故居,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李大钊先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氛围和革命情怀。这不仅是一堂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课程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和精神的升华。

坚韧铸辉煌 奋斗谱华章

在实践过程中,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家访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们走进学生的家中,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心贴心地交流,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自强不息与坚忍不拔的精神。许多家长用无私的爱和坚定的支持,为孩子的成长撑起了一片天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也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的风雨。此次家访活动使同学们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奋斗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承千年文脉 弘扬中华精粹

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多地开展了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活动的第一站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原致道馆,团队成员巧妙地将体育精神与文化内涵相融合。这种文武双全的体验,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在传递信息、激发斗志方面的独特力量。

活动的第二站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实践团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老师为各位同学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语言文字知识讲座,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实践团队给参观的学生们分发了语言文字知识宣传手册和甲骨文、汉简文创书签、学习文具等纪念品,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的第三站是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雪芹文化公园,曹雪芹文化公园是在原有还乡河公园基础上打造而成的,以曹雪芹祖籍文化为原点,以红学文化为支撑,园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发放了语言文字知识宣传手册,并进行一对一讲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丰富的汉字知识,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语言环境,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桃李重逢情更浓 恩师校友心相通

为迎接110周年校庆,传承母校精神,同庆母校辉煌,文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访了香河一中、三河一中、三河三中、唐山二中、开滦一中等地,寻访了多名优秀校友。在访谈过程中,校友们满怀激情地分享了自己在母校的成长故事,以及离校后的人生经历。校友们纷纷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母校的培养和教诲为他们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家通过此次探访活动,不仅加深了对学校历史文化的理解,更深刻体会到了校友们对母校的眷恋与热爱。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份情感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学弟学妹们,让校友成为连接未来与过去的桥梁。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内心深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还激发了大家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带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将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电话:0316-21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