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承汤师精神薪火,聚百十校庆新光——第三届汤吉夫文化节主题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5日  点击数:

在世界读书日书香氤氲的四月春风中,适逢学校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阶段,为深入学习与传承汤吉夫先生的文学造诣与教育理念,使文学院的师生对汤吉夫先生的教育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422日下午3点,文学院于人文楼会议室开展了第三届汤吉夫文化节4月份“承汤师精神薪火,聚百十校庆新光”主题活动,邀请许振东教授进行交流访谈。图书馆党总支、安全工作处党支部以及文学院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采用座谈会的形式,共分为三个部分。

活动第一部分为回顾汤吉夫先生的生平经历。许振东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汤吉夫先生的经历,分享了与汤吉夫先生相识相知的过程。汤吉夫先生就读于上海第一师范学院的中文专业,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省香河县的一所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于1975年调到廊坊师范专科学校,从此与廊坊师范学院结下不解之缘。汤吉夫先生在1984年担任了廊坊师范专科学校校长,之后又调到天津师范大学进行工作,一生都奔走在教育的道路上,他的敬业与勤恳为人称道。

活动第二部分为品味汤吉夫先生的文学创作。汤吉夫先生的写作爆发期在1980年之后,他的作品《老涩外传》,以小见大,用朴实的文字、生动的情节,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反映了特定时代的社会特征,让我们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对那个时代进行深入思考。《希望》是汤先生的一部充满力量和温情的短篇小说集,它以真实的生活为蓝本,通过对人物和故事的精彩描绘,展现了希望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鉴赏之余,同学们还就汤吉夫先生的作品互相分享了读书心得,更加深入地体会汤吉夫先生别致的艺术创作格调。

活动第三部分为传承汤吉夫先生的教育家精神。围绕同学们提出的三个问题,许振东教授从“做大师,育大才,成大事,下大功夫”四个方面给予了耐心的解答。许振东教授指出,做大师,即师范专业的同学们应追随汤先生的脚步,树立做大师的追求。从合格教师起步,迈向优秀,最终成为大师,这不仅是专业能力的进阶,更是教育情怀的升华。身为师范生,要秉持对教师岗位的热爱,以执着的精神投入教育事业,与学生建立亲切真挚的情感纽带,不断提升个人学识修养,锻炼自身看问题的穿透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育大才,即教育工作者需站位高远,不拘泥于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要具备通识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广阔视野的大才奠定基础。成大事,即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许振东教授分享了关于创新教育模式的思考,他指出,汤吉夫先生首创作家班,多位从廊坊师范专科学校走出去的优秀作家如今已经颇有作为。下大功夫,即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许振东教授强调,无论是做大师、育大才还是成大事,都离不开下大功夫。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不懈努力的事业,从教学方法的钻研到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从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到教育理念的实践,都需教育者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下苦功夫、真功夫。

汤吉夫先生的文学光芒与教育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每一位文学院师生前行的道路,他的生平经历是一部奋斗与奉献的史诗,他的文学创作是对时代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他身上的教育家精神更是一座指引教育方向的灯塔。此次活动不仅让文学院师生对汤吉夫先生有了更加透彻的认知,更在大家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创新的种子。在百十校庆的新征程上,文学院师生将承汤师精神薪火,把对教育的热忱、对文学的执着转化为前行的动力,以坚定的步伐续写教育与文学的新篇章,为学校发展、文化传承贡献力量,让汤先生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电话:0316-21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