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东瑶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2日  点击数:

6月21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东瑶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唐诗宋词的若干种读法的讲座2021级、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全体同学,部分教师及中学语文教师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胡永鹏主持

马东瑶教授从“感受诗韵”“知人论世”“品味诗意”“了解文化”四个方面剖析了唐诗宋词的阅读方法。她强调,“感受诗韵”是鉴赏古典诗词的第一步,并以杜甫《登高》《白帝城最高楼》、李清照《声声慢》等为例阐发了音韵、节奏等与作品情感表达间的密切关系,及不同体裁的作品在章法、对仗上的差异。同时,结合今年的高考题,阐释了体裁特征在诗词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马东瑶教授指出,要深入的理解作品还需“知人论世”。她以杜甫《绝句》、王安石《泊船瓜洲》、朱熹《春日》等诗作为例,强调只有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深入体会作品中寄寓的深层思想和情感内涵。

马东瑶教授还以李白《静夜思》、王维《鸟鸣涧》、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等为例,从题材与意象、画意与诗意、感性与理性三个方面,阐发如何通过异文和不同作家同题材创作的对读甚至引入不同艺术门类间的比较来“品味诗意”。

马东瑶教授还指出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关注诗词本身,还要深入了解诗词背后文化传统。她以王之涣《登鹳雀楼》和林希逸《答友人论学》为例,揭示“白日”等语词中深厚的文化蕴涵及传统的儒释道思想对理解作品的影响

现场师生被马东瑶教授的精彩讲解深深吸引,同学们就诗画关系等问题与马教授进行交流。

此次讲座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和古典诗词教学能力,开阔学术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电话:0316-21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