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赵建忠应邀来文学院做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点击数:

为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学经典,促进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6月6日下午,文学院邀请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赵建忠做题为《红学与京津冀文化》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文学院原院长许振东、李世萍,副院长郭照川、骨干教师及文学院2021级全体同学学生等两百余人聆听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胡永鹏主持。

建忠教授首先强调了北京在曹雪芹生活和创作《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北京不仅是曹雪芹的归宿,也是这部伟大作品的孕育之地。他详细讲述了曹雪芹的生活轨迹,从金陵到北京所经的大运河航线及相关区域文化,揭示了《红楼梦》中运河元素的丰富内涵。

随后,赵教授深入探讨大观园的原型,通过对比恭王府水西庄与大观园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提出大观园应是融合了“苑囿”与“庭院”两种园林系统的观点。他引用曹雪芹生前好友敦诚的诗歌和清代天津作家李庆辰的《醉茶志怪》中关于“黄叶村”的记载,多方面解析了“世间何处大观园难题

赵教授还对曹雪芹的祖籍进行梳理,分析了“丰润说”“辽阳说”“南京随园说”的学术争论,介绍了不同观点的提出背景和发展演变。这些学术观点的探讨,有助于同学们更全面地理解曹雪芹的家族历史及其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赵教授强调运河文化对《红楼梦》研究的重要性,他呼吁大家关注运河文化带的内涵发掘,全方位拓展《红楼梦》的研究空间。

赵教授指出,京津冀地区的独特文化背景为《红楼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浓郁的地域特色在《红楼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蕴含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元素。讲座结束后,现场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踊跃提问,均得到赵教授细致地讲解,并得赵教授亲自签名的赠书。

最后,许振东教授进行总结,对赵老师的精彩讲座和他在红学领域的巨大成就给予高度评价。本次讲座使同学们深刻地领悟到《红楼梦》这一古典文学巨著的深邃内涵,以及它所体现出的京津冀地区多样的文化风貌。这有助于加深广大师生对《红楼梦》的文学理解,拓宽地域文化研究视野,对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播及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赵建忠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红楼梦学刊》编委。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大部分为C刊核心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编著十部,其中《红楼梦续书研究》,对新时期的中国古代小说续书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国家项目优秀结项成果《红学流派批评史论》由中华书局出版,荣获天津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为传播《红楼梦》,曾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北京恭王府、正定荣国府等文化单位举办多场红学讲座。《人民日报》《红楼梦学刊》曾介绍其学术成果,作为当代红学家收入《红楼梦大辞典》。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电话:0316-21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