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教育教学评估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本科教学 > 教育教学评估 
食品科学教研室专题研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实践路径
——以专业课程为支点 构建特色育人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  点击数:
 314日,食品科学教研室召开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专题研讨会,教研室专业教师围绕如何将五育融于专业教学”“如何深化产教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通过案例分享、课程剖析、校企联动方案设计,探索新时代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一、课程思政:从知识点价值观的转化
食品专业课程天然承载着健康中国’‘粮食安全的使命,要在《食品工艺学》中讲透添加剂使用规范,在《食品添加剂》中剖析三聚氰胺事件的伦理警示。史振霞老师以《果蔬加工与贮藏》课程为例,展示了如何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实践育人:构建五育融合教学链
针对如何将德智体美劳贯穿实践环节,教研室展开热烈讨论。张琳老师在《食品营养学》中,将课程内容与培养、提升学生健康意识相联系。提倡学院增设“食品文化节”,同时增加创新、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深化校企合作,邀请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讲座,传授学生相关的职业发展经验。尚校兰老师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讨论中建议增设企业导师,让企业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郭红珍老师在《食品感官评价》课程中融入美育工作坊,联合艺术学院开设食品包装色彩美学专题;依托校运动队营养监测项目,开发《运动营养设计与实践》跨学科课程,实现体育+智育双维度培养。  
三、校企协同:打造全链条育人场景
为破解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教研室建议与企业加强沟通协商,建立企业导师制,对接行业标准修订《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大纲,对接智能制造更新《食品机械与设备》虚拟仿真项目。教研室主任林琳建议提高食品专业学生要考食品相关证书的意识,不能只知道考教师资格证,这在专业培养方向上是一个误区。提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懂HACCP体系认证,也要会写食品安全科普文章,提倡在食品教研室科普基地条件下,教师应多组织学生进行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等相关科普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公共服务能力,
三全育人不是简单的‘1+1=2’,而是要让五育像面团中的面筋网络一样深度融合。教研室主任在总结中强调,下一步将重点建设课程-项目-竞赛-服务四维育人平台,推动校企共建未来食品创新班,为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懂工艺、守底线、敢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研讨会标志着食品科学教研室在深化三全育人改革中迈出关键一步,为食品工程类专业的育人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范本。

                                                   供稿:林琳

                                                   审核:解春艳

                                                   终审:闫训友

                                                   校勘:赵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