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廊坊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标本馆作为廊坊市科普基地,立足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制作动植物标本的兴趣,认识常见动植物,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本年度做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普作为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是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我院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深化科普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初步形成了有特色、成体系的科普教育模式,提升了科普基地的生命力、影响力。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为将科普工作落到实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科普工作小组,分工明确,极大调动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了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落实经费
科普专项经费落实到位,有力地保障了活动的组织和进行。
三、业务培训
小组成员和志愿者积极组织讲座、学习和讨论,培养和强化科普意识,提升科普辅导能力。建立了科普公众号,服务辖区学子,传播科学思想。
四、开展活动
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与生物学会、生命科学学院志愿服务队联合组织完成多项科普活动:
1、发放科普材料,开展科普宣传,营造科普氛围,增强科普意识。
2.针对中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探索神奇的蜘蛛行为,深入浅出、互动充分效果显著。
3、开放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标本室、动物标本室。同学们通过听讲座、看标本、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的显微结构等多种有趣的活动,让同学为既学到了知识,又带领大家尽情领略神奇而又美妙的生物世界。
4、开放植物实验室、动物实验室,指导学生动手解剖动植物标本,认识内部结构,讨论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大变形虫的装片,了解了肉眼看不见的微型动物的形态,极大的挑起了学生们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