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培养方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2日  点击数:
 一、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战略需求,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崇高的师德修养、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素养、过硬的生物教学与研究能力、较高的育人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的优秀生物教师。

2. 培养目标分解的指标点:

师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遵纪守法;教师职业认同感强,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成为中学学生的引路人。

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技能及现代信息技术,胜任中学生物学教育工作。

育人能力。胜任班主任工作,组织与指导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科学的综合教育与引导。

职业发展。具备强烈的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积极参加专业培训,紧跟国内外中学教育、生物前沿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通过反思实现自我改进持续发展。

二、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

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情感认同。能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能够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热爱中学教育事业。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2.教育情怀

热爱并具有从事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意愿,认同生物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文化底蕴和科学探究精神。具有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意识,关爱学生,以身立教,工作细心、耐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

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初步形成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了解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利用其他学科解决生物学科问题。能在社会实践中,综合运用生物学专业知识和学习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4.教学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积极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能够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

树立学生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标准。掌握中学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规律和方法。能够开展班级管理,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有效的体验。

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初步掌握综合育人内涵和方法。理解学科育人价值,能将生物学专业知识能力培养和品德发展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或社团活动,开展综合育人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学会反思

形成专业发展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获得职业发展。具有反思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生物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8.沟通合作

能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意识,掌握团队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掌握沟通合作的方法。

 

3.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专业培养目标1

专业培养目标2

专业培养目标3

专业培养目标4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三、毕业应修读学分和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

毕业应修读165学分。符合廊坊师范学院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办法及有关要求,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四、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生依学业完成情况可在3-7年内毕业。

五、核心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组织解剖学、发育生物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中学生物教学论等。

六、专业实践教学说明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基础实践为普通话、书写等教师基本技能实训;专业实践为教育实习,野外见习和基础实验技能训练;综合实践为毕业论文、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