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国培计划(2023)”——初中骨干教师省内能力提升项目(初中历史)简报
发布时间:2024-05-13 点击量:
5月12日下午,姬晓灿博士针对“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评一致性’——兼论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评价”进行了讲解。
姬老师讲述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教学评一致性”话题的提出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设计理路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逻辑
姬老师首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地位进行了强调。指出我们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或者上课时总把我们的学生设想为“天才”,总以为“我教过了,学生一定学过了,学过了一定考得出来了”,因此总是关注自己“是不是教过了,有没有讲完”,很少关注“学生真的听懂了吗?真的学会了吗?”
姬老师提到教学评应该要一体化,从课程到教学,从教学再到评价,三者应该相辅相成,这三者可以是一个线性结构,学是评的对象,同样也可以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结构,学是评的目的。
通过今天下午的讲座,我们学习了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一致性”。学员们在学习中积极拍摄照片,记录笔记,认真聆听老师们的讲解,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窦春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理路,由自然顺序向自觉顺序的改变,突出了命题与评价的前移。
李夏艳: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改革,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有机融入重大教育主题,注重加强革命传统,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等重大主题教育。
李付兰:通过学习历史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后,我深刻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将教学、学习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总之,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它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梁晓英: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都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展开,听了姬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思路和实践逻辑。在实践中,要不断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让“教学评一致性”真正落地生根,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边朝阳:1.实现教学评一致性,首先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要制定学习目标,就要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2.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对学习的评价要有一致性。
马慧丽: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教-学-评一致性”,我从中领悟到,“教-学-评一致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它要求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的评是一致性的,这种一致性体现在教、学、评必须共同指向学习目标。同时良好的评价包括在日常测试中练习题以及考试题目的效度和稳定性,良好题目是有效评价的具体外化,这就要求教师在选题和出题时做到使用符合评价标准的有效试题,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激励作用。
|
|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邮编:065000 电话:0316-21883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