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丽萍:文本·文体·语境:《愚公移山》教学的三个维度
发布时间:2022-09-29 浏览次数:
摘 要
《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愚公移山》一文教学重点之一是掌握文章的寓意。若想让学生切实理解本文寓意,避免将讨论引入歧途,教师需要给学生介绍《列子》的成书过程、说明其杂录性质,寓言文体的创作目的、作品产生的政治思想环境等。如此,《愚公移山》一文中克服困难、积极有为、自信向上的精神力量才能真正转化为育人价值 。
关键词
《愚公移山》;杂录;语境;寓言;寓意
作者简介
方丽萍,女,玉林师范学院文传学院教授,博士,主研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思想文化。
温馨提示
涉及授权问题,《语文教学之友》所刊论文暂不全文刊登。如有兴趣,可在我刊2022年第5期查看原文。
(供稿:《语文教学之友》编辑部 编辑:期刊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