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期]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地域色彩”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9 浏览次数:
作 者:吕东亮 LV Dong-liang(School of Literature,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机构地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出 处:《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2卷第1期 15-20页,共6页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七年文学批评史研究(14CZW011)”;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项目;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青年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地域色彩"作为社会主义文学建构中的一个元素,也得到了十七年批评家的关注。建国初关于方言的讨论,昭示出地域文学形态的表现不能逸出方言这个界线。在文学批评家看来,地域色彩的存在可以作为革命建设普遍合法性、文学多彩肉身及民族风格的证明。十七年文学的地域形态只可能是一体化内部的地域形态,差异性的呈现是表面化的,本质则是政治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