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评估动态> 外网
审核评估巡礼|建筑工程学院:传承营造 建德尚工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4日  点击数:
编者按:为了深入推进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营造本科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廊坊师范学院现特别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巡礼”系列专题。该系列旨在分享各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色举措与成效,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肇始于农业部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学院工程系,该系于2003年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建筑工程系,2005年与廊坊师范学院进一步合并成立建筑工程学院,现设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工程管理专业为校级首批硕士培育学科;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三个专业涵盖历史建筑传承保护和现代工程技术创新发展两个领域,在育人工作中互有借鉴,相辅相成。
学院现有教职工39人,其中专任教师27人,其中40%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为校级双师双能型教师。学院现有河北省科普基地1个,为河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廊坊师范学院科普基地;廊坊市重点实验室4个,分别是土木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土工物理力学性能实验室、建筑工程测量实验室、廊坊市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测试重点实验室。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内涵建设与外延拓展并举,全力实施“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全面内涵建设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学科发展,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定位,积极探索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近五年来,获得各级科研立项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参与编写地方标准6部。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0余项、二等奖20余项,80余人次获廊坊市、北京铁路局等单位表彰,1人获得团中央表彰。办学多年来,学院坚持“持中守正,务实进取”育人理念,为京津冀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建设人才,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一、点燃“红色引擎”,发挥党委核心作用
学院党委着力在“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深度融合促进发展”上下功夫,以高质量党建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教职工队伍中党员占比近70%,高级职称党员占比36%,党员教师近三年以来获批科研项目45项、发表论文32篇、申请专利4项、参编行业标准2项、工法2项。
学院党委以党建课题研究为基础,在实践中总结党建工作新模式,取得丰富成果。近三年获得河北省教育工委党建工作案例一等奖1项,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案例三等奖1项,开展的智慧党建工作经验得到河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快报》报道推广。在学院转型发展、疫情防控、2023年河北洪涝灾害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为教育强国建新功,争做四有好老师》党课被评为廊坊市教育系统优秀党课,《我是党员让我上》在廊坊市教育系统党员好故事评选中获得优秀奖。2021年以来,学院党委、3个党支部均被授予学校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4名同志获得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名同志获得廊坊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创新融合发展,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学院把课程思政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相结合,从教师队伍建设做起,立“立德树人”之德,树“立德树人”之人。三年来获批河北省教育厅课程思政教改课题2项,廊坊师范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课程思政组二等奖1项。

 

学院全面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以赛促学”活动,鼓励和支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

仅2024年,在河北省高校制图与构型能力大赛及三维设计大赛中,我院学子获得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及团体二等奖1项;在第七届河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学院“上春三人组”设计塔式结构模型在荣获三等奖;在第六届河北省大学生力学设计与制作大赛中获得二等奖1项。  

学院“建工筑红”思想政治育人品牌建设,通过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拓展网络育人新路径,实现“育人无形间,润物细无声”,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鼓励学生争做新时代好青年。《“云端”发力,赋能“建工筑红”育人品牌建设》案例,荣获第二十一届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创新案例三等奖。在人才培养中,通过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打开“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面向学生的教育和思想引领更加精准深入。通过学科竞赛指导、暑期家访、就业帮扶等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2021年以来,我院陆续涌现“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白建伟、“河北省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刘长,“廊坊市优秀青年突击队”等志愿服务典型。5名学生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近年来,10余名学生携笔从戎共筑国防,7名毕业生分赴新疆、西藏投身西部建设,3人助力乡村振兴,40余人读研深造,400余人奋战奥运场馆、雄安新区建设等工程一线为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三、立足专业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特色一: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的守望者
中国古建筑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代表性的宝贵文化和物质遗产,但多年来一直处于人才匮乏的局面,尤其是投身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更为紧缺。廊坊师范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技艺发展为使命,开展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人才培养工作21年,已向行业输送毕业生一千余名,为中国传统建筑保护事业贡献了一份力量。多年来,学院师生心怀传承使命,立足专业建设,积极开展古建筑修缮保护和技艺研究相关活动,潜心守望着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特色二:服务地方工程建设领域的排头兵
廊坊市地处京、津、雄之间,被誉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学院以学校“服务廊坊九大工程”战略为指引,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近三年来,与廊坊中太建设集团、廊坊市天丰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立项课题500余万元。应地方政府需求,积极参与地方行业标准编制工作,为规范行业管理提供专业支持。

惟创新者进,惟奋斗者强。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将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服务国家战略、成就建筑梦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网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邮编:065000
备案/许可证编号: 冀ICP备0904915号-3 冀公网安备131002020005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