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19年度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冀教高函〔2019〕6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行动,为切实提高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及学校环境和资产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教学实验室(含实践教学环节与场所,以下同)的安全管理,规范实验教学安全运行,特制定我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对我校教学、科研实验室及各类实验研究场所开展全面安全检查,重点对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安全管理进行专项排查和整理。全面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排查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落实安全措施,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我校实验室的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提升安全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实验室安全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综合实验中心、教务处、安全工作处、国有资产与后勤管理处、各二级学院(系)组成。具体如下:
组 长:赵学良
副组长:陈忠杰
成 员:高永闯 荣 宁 刘其珍 徐公领 李士萍 陈新海 张秀梅 郭 军 王建华 王树军 吴智艳 张议元 张英健 秦俊巧 高金锁 周旭光 王丽玫 樊明达 毛志鹏
各二级学院(系)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主管实验室的副院长为副组长,系主任、实验中心(室)负责人、实验员、教师为成员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三、工作安排
(一)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二级学院(系、部)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工作责任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和具体实验特性,制定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规程、技术规范、防范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购买、使用、存储、看管、销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物品等相关规定和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实验室安全定期评估制度,做好涉及危险品和具有危险性实验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实验室安全巡查制度,二级学院(系、部)的安全工作小组要定期检查实验室的安全情况,及时排除隐患,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
(二)做好实验室安全教育工作
二级学院(系、部)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警示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创新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验室具体情况编制《实验室安全手册》,要求师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务必掌握相关安全知识;组织突发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全面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做好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排查方式
此次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将对学校所有实验室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危险源安全管理进行专项排查和整治。二级学院(系、部)的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小组对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19)》(附件1)进行排查,排查过程中要认真填写《实验室安全隐患自查台账》(附件2)。对发现的各类安全隐患进行分类汇总,根据问题类型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并形成《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专项整治报告》(附件3)提交学校领导小组。实验室负责人按照整改计划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由学校指派检查组对整改结果及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2.排查内容及重点
(1)责任体系
校级、院级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是否完善,实验室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位,经费保障是否到位,实验教师队伍是否有保障。
(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无具体的安全管理规程、技术规范、防范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重要的警示和制度是否贴挂在显要位置等。
(3)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
学生进实验室开始做实验前,有无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教育,有无对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进行培训。
(4)实验室安全检查
涉及危险源的实验场所是否有明确的警示标识,安全检查的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安全隐患整改是否到位。
(5)实验场所环境安全
实验场所环境有无存在安全隐患,门禁、门锁、监控是否正常。
(6)安全设施
检查各功能室的消防设施(烟感、喷淋、灭火器、洗眼装置)、防爆设施是否按规定配备且功能正常;应急通道、疏散通道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要求配备了急救箱或急救包;灭火器要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有通排风设施的功能室,现场测试通风橱、吸收罩工作是否正常,能否达到排风要求,防爆措施是否到位。
(7)基础安全
灯具、线路等电气设施是否正常。如发现电线私拉乱接、电线裸露、线路老化、发热、火花或有异响、异味要及时记录,并做出相应整改。检查用水的功能间(包括设备层)的水龙头、上下水管以及下水管道是否正常。如出现水管老化破裂、水龙头损坏、下水道堵塞、滴冒跑漏等要及时记录,并做出相应整改。
(8)化学安全
检查使用化学试剂、危险化学品、剧毒品、实验气体的各功能室以及试剂室、存放仓库等场所,查看试剂购买、验收、保管、领用记录,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保管和领用。试剂室是否做到分类存放;化学试剂标签是否完备;危化品是否做到双人双锁管理。实验室领取的试剂药品管理是否到位;使用完毕的化学废弃物处理是否得当,废弃物中转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9)生物安全
检查生物类各实验室,是否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病原微生物采购与保管情况,特别是查看实验动物安全、生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10)仪器设备使用安全
检查各种机械、特种设备、常规冷热设备、起重类设备、压力容器、烘箱、明火电炉等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情况。
(11)其他安全隐患
查看实验室是否存在辐射、放射性实验安全操作、放射性实验废物处置等隐患;是否存在雷电、暴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或其他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四、时间安排
(一)全面排查阶段(2019年10月11日-10月18日)
按照“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原则,二级学院(系、部)实验室安全领导领导小组对本单位的实验室进行排查,做到不留死角和盲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做好记录、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分类汇总。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领导小组对各二级学院(系、部)实验室进行安全巡查。
(二)制定整改方案及整改阶段(2019年10月18日-10月20日)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安全隐患,二级学院(系、部)短期能够整改到位和急需立行立改的问题,要做到随查随改;其他类型的问题根据整改方案逐步完成整改工作,并于2019年10月21日下班前将附件2,附件3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明德楼401),同时电子版上传至gychuang@163.com。
五、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落实行动主体责任,二级学院(系、部)工作小组、实验中心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统一行动。把安全第一思想贯彻到人才培养、提高质量、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杜绝推诿、拖延、扯皮现象,扎实推进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二)各实验室要落实好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要本着谁分管谁负责、谁经手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岗位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发现问题、记录问题、整改问题,真正把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