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学院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8  查看次数:
2024年10月26日,为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琉璃工艺技术的传承发展,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再教育,建筑工程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学科组和部分党员、积极分子代表组成研学小组,到北京市门头沟金隅琉璃文化产业园进行学术考察。
各种琉璃构件的使用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作为历史上著名的琉璃产地,自元代以前,辽代龙泉务窑址和金中都宫殿广用琉璃已成为京西琉璃发展史的重要铺垫。至中统四年(1263年),忽必烈在今门头沟设琉璃局,即今琉璃渠,为官办琉璃窑厂。至元四年(1267年),元大都开始建设,设琉璃窑场是为满足都城建设之需。明清以降,琉璃构件的使用更为广泛,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的琉璃烧制工艺已成为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传承和发扬这宝贵工艺已成为当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前身为北京市琉璃制品厂,是古代官制琉璃工艺的发祥地和重要生产基地,历经元、明、清三朝760年历史传承。作为现存经考证历史最悠久的皇家琉璃官窑,一直为故宫、天安门、天坛、颐和园等国家重要建筑烧制琉璃制品,为守护北京古都优雅靓丽的天际线“添砖加瓦”。
在园区现场,党员师生与园区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认真听取了建筑琉璃构件的传承历史和发展现状,对传统琉璃的配料、吻作、窑作、釉作等工艺过程和烧制技术进行了学习。学员们无不对我国古代工匠“偏毫厘不敢安”和“千万锤成一器”的工匠精神所叹服。
琉璃之美映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恰如阳光下反射的绚丽华彩,虽千年而不褪色。此次活动是我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理念,开展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系列活动的重要工作之一。
 
建筑工程学院
202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