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法、手工
“走近非遗”系列主题课堂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6日  点击数:
“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打开传统文化的正确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这样的表述,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提倡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为响应习总书记号召,让大学生们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923日晚,我院小学教育系和学前教育系于西合堂成功举办了“走近非遗系列主题课堂之二——面塑人生”的讲座和体验活动。讲座由小学教育系主任张伟航老师主持,李士萍副院长、学前教育系张学仁老师、小教教研室主任张博老师参加了讲座。
 
讲座主讲人高纪泽先生,人称“面人高”,省级非遗项目高派面塑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高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苦心精研,博采众长,终于形成了高派面塑的独特风格,其代表作品东来顺百年发展史、老北京民俗人物、乡愁民俗系列,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为面塑艺术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19点,西合堂座无虚席,活动准时开始,张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了央视、新华社、腾讯等主流媒体对高老先生的采访和报道,老先生用面塑记录抗疫瞬间的一套作品让同学们湿润了眼眶。接下来,老先生展示了最近的一幅作品,《廊坊非遗传承人》,栩栩如生的面塑,表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还有浓厚的情怀。讲台上的张老师,更像是相声中的捧哏,在她的悉心引导和默契迎合下,本不善言辞的高先生也开始娓娓而谈,从“面”的配方到工具的使用,不一而足。同学们最期待的当然还是高老先生的亲手示范,先生一捏一搓一捻之间,同学们震惊的双眼还没回过神来,一只白天鹅已在先生的掌中“游动”,惊叹声四起。最后,在高老先生的指导下,同学们竟然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一个又一个有模有样的小作品。
 
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诸多的文化中,有衰弱、有落后、有断代、有消亡,唯有中华民族文化一直在延续,在发展。这一刻,一种骄傲、一份热爱、一片希望,在同学们的心中生长。
 

 

 

供稿人:韩笑婷、韩斯琪 摄影:韩斯琪 审稿人:姚春
 
版权所有©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邮编:065000 电话:0316-2188469 邮箱:lfjiaoy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