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国培进行时: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第十期)》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7日 点击数:
津门新绿映渤海,课改潮声动空港,2025年4月17日,由廊坊师范学院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小学语文培训班进行第三次跟岗实践活动,本次跟岗实践在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以“AI赋能,文脉传新”为主题,在此开展为期一天的沉浸式跟岗研修。活动通过理念碰撞、课例研习、实践展示三大维度,全景呈现新课标下语文教育的创新图景。
【理念共生:构建生长型教研生态】
活动伊始,廊坊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博与空港学校王燕瀛校长进行致辞,张书记在致辞中强调,"希望全体参训教师以归零心态沉浸研学,既要做勤勉的观察者——从真实课堂中汲取养分;更要做主动的反思者——将所见所感转化为自身专业成长的阶梯。”并对空港学校搭建的优质研修平台,为学员们打开教育实践的明镜之窗表示感谢。

教研不应是静水深潭,而要成为滋养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空港学校校长以鲜活比喻阐明教研新定位。并且介绍学校特色课程与理念,以学生素养提升反哺教师发展,让教研真正成为教师破茧成蝶的沃土,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生命力。

致辞完毕后,小学语文调研组组长锚定“以研促教、以教育人”的研修目标,向大家介绍《小语大家,和合共生——打造小学语文生长型教研共同体》的专题报告,报告向学员们阐释了“双线三方四点五平台”教研体系- “一体四翼”核心素养提升路径等创新结构含义,让学员们更加清晰脉络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革新:多维融合显匠心】
而后学校向学员们展示跨学科实践《字从遇到你》系列师生表演活动
学生通过甲骨文绘画、汉字韵律音乐创编、相声解字、书法展演等跨学科项目,生动演绎汉字千年演变史,将隶书楷书等字体历史与表演歌唱等新形式深度融合向学员呈现,展现深度学习成果。

【实践育人:素养落地见真章】
中午操场上学生们进行的“义卖活动”如火如荼的进行,学生们拿出家中闲置物品利用答题所换的券来进行买卖,学生通过文创设计摊铺标牌、交际洽谈讨价还价等环节展现核心,践行“学用结合”教学理念,彰显语文课堂的实效性与生命力。国培学员也参与其中换得心仪物品,丰富学员们娱乐活动,也认识到如何运用实践活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并把优秀活动带入小学。

【丰富课堂:教育创新显匠心】
下午,学校为学员们带来两节生动的示范课,《两小儿辩日》教学中,教师化身“春秋书院山长,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破解论辩逻辑,当学生以“视觉误差“大气折射"等现代科学重新诠释经典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悄然发生;《游—》习作课上,教师带着“五感观察箱“走进课堂,薄荷的清凉、风铃的脆响、鹅卵石的粗粝,激活了学生沉睡的感官记忆,那些曾困在流水账里的“游记”忽然有了温度和呼吸。 评课环节中教研组长的话发人深省:“教《两小儿辩日》不是要孩子争胜负,而是培养'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思辨勇气;教游记写作不是训练拍照式记录,而是唤醒对世界的深情凝视。”

天津港保税区空港学校的跟岗促进了教育的创新。从理念碰撞到课堂革新,从跨学科融合到素养落地,这一天的研修让学员们收获满满。在“AI赋能,文脉传新”的主题引领下,让学员们看到了语文教育的无限可能,也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匠心。学员带着这份收获与思考,回归教育初心,用创新思维和扎实行动,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灯塔,为教育事业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