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国培进行时: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第七期)》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点击数:
在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育质量要求不断攀升的当下,一场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活动火热开展。4月14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秋玲老师带来《语文教学的一致性原则》、廊坊师范学院教授胡国华老师讲授《教育科研课题选题与申报书撰写》的精彩内容,致力于深度聚焦语文教学前沿理念,共探教学与科研融合创新路径。
此次培训中,两场精彩的课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张秋玲教授带来《语文教学的一致性原则》的课程培训。她系统阐释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位一体”的一致性理念:教学目标需兼具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可达成性,避免“虚化”“泛化”;教学内容应围绕目标精准筛选,实现从“知识点堆砌”到“有机整合”的转化;教学方法需匹配目标与内容特质,如知识讲解重逻辑、技能训练重实践、情感培育重情境;教学评价须与目标高度契合,以真实反馈助力教学改进。通过丰富的课例对比,张教授生动展现了一致性原则在阅读、写作教学中的落地策略,强调“目标是起点,评价是终点,内容与方法是桥梁”。学员们纷纷表示,这一理念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精准导航”,后续将从单元整体视角重构教学框架,让“教—学—评”形成闭环。
胡国华教授带来的《教育科研课题选题与申报书撰写》专题,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精准赋能”。她从研究流程、课题类型、选题策略、申报书撰写四方面展开,强调选题需兼顾学术创新性、政策兼容性、实践可行性,例如紧扣“双减”“核心素养”等政策导向,从日常教学困惑(如“如何通过任务群提升识字效率”)中提炼研究问题。针对申报书撰写,胡教授详解“政策—学理—实践”三维融合策略:既要立足国内外研究前沿突出创新点,也要细化研究方法(如行动研究、案例分析)与成果形式(教学设计集、学生发展报告),确保课题“接地气、有价值、能落地”。学员们表示,将以教学中的真问题为起点,尝试“教学即研究”的实践探索,让科研反哺课堂。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理念的深度洗礼,更是一场指向实践的行动赋能。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以“一致性原则”为教学设计的“坐标系”,在目标精准化、内容结构化、评价立体化的探索中,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孵化器”;同时以科研思维观照教学实践,从日常困惑中提炼研究课题,在“教—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专业能力的螺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