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推广活动3——廊坊市广阳区五幼第一次儿童哲学公开课及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8日 点击数:
受廊坊市广阳区第五幼儿园傅立洁园长邀请,我院倪凯歌老师于6月18日上午在广阳五幼组织了一场儿童哲学公开课,教育学院董烈霞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也参与了活动。
本次活动共包含三个部分,首先针对14位中班幼儿组织了一个小时的儿童哲学观摩活动;其次,以观摩活动为例,开展了幼儿园教师如何实施儿童哲学活动的培训;最后,针对教师的问题和困惑,交流互动。
在儿童哲学活动观摩环节,倪老师采用探究团体教学法,以绘本《等一会儿,聪聪》为例,在同幼儿分享完绘本后,请幼儿围绕绘本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困惑。由于中班幼儿年龄较小,而且是第一次接触儿童哲学活动,刚开始较为害羞,许多幼儿不愿意发言。并且,发言中的许多幼儿只是在复述故事内容,提出的并不是问题,如“爸爸和妈妈很忙,聪聪变成了怪兽,他们都没有发现”“爸爸在看报纸,不理聪聪”等。为推动探究的发展,倪老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与绘本主题相结合,将讨论主题引导至“你想不想跟自己的父母玩?”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幼儿们分成了两派,其中一派提出,想跟自己的父母玩,理由如下:“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喜欢一起出去吃大餐”等;提出不想跟自己的父母一起玩的幼儿,理由如下:“父母工作太忙”“爸爸或哥哥总是玩手机”“爸爸太懒”等,其中“玩手机”是不想跟爸爸玩的最多的原因。这对我们大人敲响了警钟:当我们沉溺于玩手机而眼中看不到孩子时,孩子的心将渐渐地远离我们,不再愿意我们的陪伴。儿童哲学的目标包含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关怀性思维及合作性思维,其中批判性思维的一大特征就是提出问题,而关怀性思维则表现在亲密友善关系的建立,当幼儿们提出不愿意和爸爸妈妈玩的时候,是教师干预的时机,也是发挥教师引导价值的时机,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引导幼儿重新发现与父母在一起的乐趣,唤醒幼儿愿意跟父母在一起的愿望,进而提升幼儿的关怀性思维。因此,倪老师请愿意跟父母一起玩的幼儿面对不愿意跟父母一起玩的幼儿,再次陈述观点和理由,值得注意的是,最后影响了几位幼儿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立场,变为想和父母一起玩。虽然,最后还有几位幼儿坚持不想跟父母一起玩,倪老师采用“思想实验”的方式,请这些幼儿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的父母做了什么改变,就愿意和父母一起玩呢?”几位幼儿提出如果爸爸不再玩手机,就愿意跟他玩。但是,这次活动呈现出的问题,后续还需要教师的持续干预,以重构亲子关系。在活动的最后,倪老师用拇指法,请幼儿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其中有位幼儿反馈说,她发言的时候很烦,因为,有其他小朋友在说话,没有认真听。这位幼儿的反馈,也证明了幼儿的内心是需要规则的、需要被倾听和被尊重的,因此,确立探究团体的规则是很重要的。总之,针对中班幼儿开展儿童哲学活动与大班有较大的不同,需要更多的耐心,同时,在确定讨论主题上应该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第二个部分,倪老师从儿童哲学的发展、儿童哲学的目标确定、儿童哲学的内容选择、儿童哲学的实施方式、儿童哲学的评价及儿童哲学对幼儿园教师的价值等方面,结合观摩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在交流互动环节,参与观摩的幼儿园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问题,如“儿童哲学如何融入幼儿园现有的五大领域中?”“儿童哲学教师需要什么素养?”“对幼儿的引导,要达到什么样的哲学水平?”“需不需要提前预设?”““如果幼儿提出的问题不在预设范围内怎么办?”如果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提问,或答非所问怎么办?”“如果幼儿总是模仿别人的回答,不提出自己的观点怎么办?”“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小班如何开展儿童哲学活动?”“能否每周设计一次儿童哲学活动?”等。倪老师针对教师提出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并以同样的绘本《等一会儿,聪聪》为例,带领观摩教师进行了问题提出与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共提出了十几个问题,倪老师按照阅读理解类问题、文学想象类问题、求助专家类问题和探究类问题,将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阅读理解类问题,如“聪聪去哪儿了?”等;文学想象类问题,如“妈妈是真的没有认出聪聪,还是假装的?”“聪聪会不会回来?”“怪兽为什么会听妈妈的话?”“怪兽为什么开始困惑自己的身份?”等;求助专家类问题,如“为什么这本绘本以怪兽的形象出现?”“绘本的意义是什么?”“封面的意图是什么?”等;探究类问题,如:“怪兽存在吗?”“最后,怪兽到底是怪兽还是聪聪?”“聪聪去花园里找怪兽,是想要自杀吗?”“为什么父母发现不了孩子的改变?”等。倪老师提到,儿童哲学探究活动讨论的主题,最好从探究类问题中选取,但有时为了活跃气氛,也可以从想象类问题中选取,但是要将想象类问题转化为探究类问题,否则,如果过于沉溺于想象类问题中,将会限制儿童哲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经过活动观摩与研讨交流,激发了许多幼儿园教师想开展儿童哲学的兴趣和动机,纷纷表示想要在自己的班中开展儿童哲学实践。而这种“活动观摩+研讨交流”的方式无疑是在幼儿园初期推广儿童哲学较为有效的方式。
供稿人:倪凯歌 审稿人:姚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