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史故事
广州起义逐风雷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0日  点击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的有志青年们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新道路。俄国的革命道路走的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式。受此影响,十月革命的余波来到中国后,在一批先进人物的领导下,我们也曾做出城市包围农村的大胆尝试——广州起义。
1927年,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后,广东省国民党当局在广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白色恐怖”统治。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20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向省委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讨论了广东全省的暴动计划,准备在广州市和广东省各地发动工人、农民举行暴动,配合南昌起义军夺取广东政权,并决定成立广州、西江和北江暴动委员会。随后,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各地区党组织即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由叶剑英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率先行动,三声炮响,三颗耀眼的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广州沉沉的夜空。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黄平、周文雍等领导下,各方武装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这次起义。
起义军民经过10个多小时的战斗,除第4军军部、军械库和第4军第12师后方办事处之外,珠江以北市区的国民党军、保安队和警察武装均被消灭,缴获各种炮20余门,各种枪1000余支。当日上午,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员和工农兵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广州市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广州起义中涌现了大批英杰人物。
叶剑英根据广州的地形特点用兵布防,使起义一开始就比较顺利地占领了大半个广州。叶剑英冒着枪林弹雨,亲自在长堤一带指挥作战。领导人董朗、叶镛、徐向前、袁国平等,后经从化、紫金等地进至海丰、陆丰县境,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另有部分人员转移到广西右江地区,后来参加了百色起义;另有从广州撤出的部队约200余人向北江退却时,在韶关附近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会合,后来上了井冈山。这为组建工农红军的骨干力量,争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起义军和工农群众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