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0日 点击数:
两千年前的屈子远眺湘江,吟哦着“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的辞赋,怀念着湘君湘夫人。两千年后的湘江边,人们颂说着“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故事,怀念着为国为民牺牲的好儿郎们。1934年湘江战役的惨烈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为突破国民党军在广西北部湘江地区设置第4道封锁线,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生死搏斗。当时,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有敌军30万人,中央红军只有8万人左右。不管是人数还是武装设备,我军都在劣势。但中央红军仍拼死守住,和敌军打了七天七夜,并最终渡过湘江,突破了敌军封锁线。战后,敌军损失惨重,我军最后也只剩3万人左右。
红军遭遇了灭团灭师,无数战士倒在了湘江西岸。为了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的“绝命后卫师”全师全部阵亡,师长陈树湘被俘后也选择自尽就义,壮烈牺牲。湘江岸边被染成了红色,村民们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搬运完了红军战士的尸体,江中飘着太多的尸体,村民们看着顺流而下的尸体,无可奈何,尸体太多竟然堵在了下游,村民们看着此情此景,流下了眼泪。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五军团和在长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国际师损失过半,八军团损失更为惨重,三十四师被敌人重重包围,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直到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同志壮烈牺牲。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引起了广大干部和战士对王明军事路线的怀疑和不满到达了极点,纷纷要求改换领导。
湘江惨胜直接导致在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上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及军队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党生死攸关的一个转折点,它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开始翻开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