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1.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本科生,是学校硕士培育学科,校级应用型建设示范专业,拥有省级创新创业立项课程和校级一流课程。新闻学专业厚基础、重应用,实行平台+模块方式进行培养,与多家传媒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式教学。培养能够在各大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企业从事新闻信息采集、内容制作、媒体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工作,以及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发布、形象维护、危机公关等工作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2.什么是“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是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公众的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采集:记者或新闻机构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获取新闻线索和信息。(2)新闻编辑:对采集到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加工和整理,形成适合传播的新闻稿件。(3)新闻发布: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介,将编辑好的新闻内容发布出去,让公众了解。(4)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后,受众的接受程度、认知变化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5)新闻伦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需要遵循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等新闻伦理原则。新闻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社会、传播知识等,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创新和拓展。
3.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新闻学专业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原理和方法,包括新闻传播的功能、作用、传播模式等。(2)新闻史:研究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传播特点、重要事件和人物等。(3)新闻采编实务:研究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实务操作,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技能。(4)新闻伦理与法规: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新闻传播行为。(5)新闻传播技术: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技术手段,如摄影、摄像、音频、视频制作等。(6)新闻传播效果:研究新闻传播对受众的影响,包括受众的认知、态度、行为变化等。(7)新闻传播管理:研究新闻机构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8)新闻传播与社会:研究新闻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关系,探讨新闻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新闻传播与新媒体:研究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特点和发展趋势。新闻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广泛,涉及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方面,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4.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主要有新闻传播理论与法规、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中外新闻史、传播学概论、融合新闻学、新闻摄影、数字摄像、数字视频剪辑、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前沿、网络传播学等课程。
5.本专业的培养优势是什么?
本专业的培养优势在于厚基础、重实践、宽出口、强应用。本专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教师中教授4名、博士10名,在专业理论和专业基本素养培养方面扎实、厚重;本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充足,建有本专业先进、前卫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本专业与多家媒体、企业深度合作进行联合培养,学生学阶段可深度参与到行业、岗位工作中,接受项目式、实战式培养。
6.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新闻网站、社交媒体平台、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领域工作;在企业或政府的公关部门工作,负责媒体关系维护、品牌传播、危机公关等;在广告传媒公司从事广告策划、文案创作、市场调研等工作;在出版社从事在出版社从事编辑、校对、出版策划等工作;在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从事新闻传播研究;在政府宣传部门、新闻办公室等从事新闻发布和媒体管理工作;可成为自由撰稿人、自媒体运营者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正在向数字化转型,社会对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更加紧迫。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始终受到欢迎。掌握文案创作、视频制作、数据分析、SEO等技术技能的人才尤其受社会青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也是人才需求热点。
7.本专业的考研情况及考研方向?
本专业近几年考研率为15%,其中有超过70%的学生考入“双一流”院校。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新闻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