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廊坊师范学院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动教育工作方案》,旨在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为落实学校关于劳动教育课的要求,传媒学院制定了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细则并认真在全体学生中扎实落实。
首先,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理论教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劳动理论教学,选派精干教师负责理论课教学,带领教师梳理教学内容,把更精品的内容带给学生:杨士泰负责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基本理论;樊明达负责讲解劳动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倪亚静负责讲解劳动安全与职业健康的讲解;王彦则负责讲解劳动技能与劳动精神。
其次,精心部署与落实劳动实践教学。劳动理论必须落实到劳动实践中,才能得以巩固,同时劳动理论也只有到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对此,院领导制定了详细完整的计划,计划包括传媒学院的卫生区劳动、劳动周、生活劳动等。
卫生区劳动。学院领导对学校乒乓球场杨树林卫生区进行了责任区细化,层层分派,做到责任到人。同学们积极踊跃,保持了传媒学院卫生区整洁常态化。
、
劳动周。传媒学院学生劳动周的责任区为新建综合楼公共部分的保洁维护,为期一周。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不但细致规划,而且会不定期参与到学生的卫生打扫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现场指导,确保劳动质量。

生活劳动。生活劳动主要任务是做好同学们自己的宿舍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辅导员老师负责各自班级同学的宿舍卫生督导,并亲自教导示范,帮助学生练就劳动技能,创造良好生活环境,养成卫生习惯。
除了以上劳动实践项目外,传媒学院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技能竞赛活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劳动技能竞赛项目包括饺子制作、应急救援技能、绳梯制作等项目。传媒学院同学积极报名,学生在比赛中努力拼搏,取得了校内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些竞赛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
学生们对劳动课程和竞赛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认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劳动课程更加生动有趣,还增强了他们在紧急状况下的应变能力。
传媒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观念,学生们通过劳动教育,不仅学到了劳动技能,更深刻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学院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劳动教育的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