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教育学学士
1.专业简介
廊坊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始建于2002年,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213人,专任教师17人。专用实验室6个,共享传媒学院5个实验室及学校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中心等众多教育资源。在廊坊市设有8个实习基地,共享学校的二十多个顶岗实习基地。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立足河北,依托京津,面向全国,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师德高尚,富有教育情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和信息科学素养,扎实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技能,能够在中学从事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以及教育教学软硬件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素质骨干教师。
教育技术学专业,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夯实专业基础,强化教师技能,重视职业发展”要求,逐步形成了“严以为范、技以赋能,互以成才”为内容的“德合技强”的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近千名毕业生,多数活跃在国家基础教育一线,也有学生在政府机关、软硬件开发企业等工作,其中不少人已成绩斐然。
2.什么是“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类本科专业之一,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对数字化教/学环境和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对信息化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及能引领和推动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选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名词释义)
3. 本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模型,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2)教学设计: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3)学习科学:探讨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
(4)教育技术工具和资源:研究和开发各种教育软件、硬件、在线平台和多媒体资源。
(5)远程教育: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包括在线课程、虚拟课堂等。
(6)教育游戏和模拟:研究如何设计和应用教育游戏和模拟环境来增强学习体验。
(7)教育评估与测量:研究如何评估教育技术的有效性,包括学习成果的测量和分析。
(8)教育信息管理:研究如何管理和利用教育数据,包括学习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系统等。
(9)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如何通过教育技术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
(10)学习者分析:研究学习者的背景、需求和行为,以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11)移动学习:研究如何利用移动设备和应用促进学习,包括移动学习策略和工具。
(12)开放教育资源:研究开放教育资源的开发、共享和使用,如开放课程和在线教材。
(13)教育政策与法规:研究教育技术在政策制定和法规遵守中的应用。
(14)技术整合:研究如何将技术有效地整合到教育环境中,以促进教学和学习。
4.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技术与媒体、多媒体技术基础、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5. 本专业的培养优势是什么?
教育技术学专业,遵循“坚持立德树人,夯实专业基础,强化教师技能,重视职业发展”要求,逐步形成了具有“严以为范、技以赋能,互以成才”特色的专业,并具有学生专业技能成绩优秀的明显优势。
严以为范。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以师德师风、院风学风建设为抓手,“严”字当头,通过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谨治学、严肃纪律,让学生在“严”的主基调下学会“为人、为学、为师”,养成“师范”品质。也由此,廊坊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师生们逐渐地被深深地打上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特质烙印。
技以赋能。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坚持聚焦核心素养,德育为先;坚持以技术赋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足社会需求,注重产出导向;坚持精心品质培育,专注成果产出;钟情数字转型,实现高质发展。
互以成才。教育技术学专业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培养学生在师生、生生沟通合作中学会反思,在不断改进中互相成就。老师们在我校导师制对学生的导向、导学中,通过言传身教,深刻感染、影响、鞭策们的进步。学生们则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参与老师科研等渠道与老师同心同行,又在专业兴趣小组、项目小组等学习组织中,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耀眼的专业技能成绩是本专业的明显优势。老师们中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三梯队人选、省模范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承担国培项目2020,与省内外专家合作,承担重要研究项目,获立省级教改课题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在老师感染、影响、指导下,学生们一心向学,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本专业学生连续四年参加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获得多人次一等奖的好成绩。另外参加“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在“调研河北”、“互联网+”大赛中,也屡获奖项。
6.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大部分就业于地方各级各类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超过80%,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
7. 本专业的考研情况及考研方向?
2024年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率为22.6%,成绩斐然,考研精神在本专业接续传承。近年来研究生考入的院校主要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海大学、石河子大学等知名高校,考研方向主要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